循迹溯源 聚善赋能 弘扬慈善文化 营造人人慈善新格局
来源: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 发布时间:2024-02-28

闲林,古称“闲林埠”,历来是杭州城西重要商埠,物富民丰、乡风淳朴,百姓素以“乐善好施”为风尚。一百多年前,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有作为的慈善家丁丙先生逝世后,葬于闲林街道金筑山,更是将“向上向善”的文化基因,深深根植于闲林街道。丁丙先生在太平天国战乱后,主持创办了“杭州善举联合体”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组织,为重建杭州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弘扬丁丙先生的慈善精神,2018 年11 月,闲林街道在余杭区委区政府、区民政局和区慈善总会的指导下,启动余杭区闲林街道丁丙慈善基地建设,2023 年4 月正式揭牌。自运营以来,迁址入驻、挂牌、合作的省、市级公益慈善组织近30 家,募集并发放公益物资2000 余件,拟落地项目资金约2000 万元,先后荣获“杭州市慈善文化传播基地”“浙江省示范性慈善基地”等荣誉。

一、倾心打造慈善基地,擦亮善城大爱“新窗口”

积极推动慈善文化阵地建设,全面理顺基地运营管理机制,依托丁丙慈善基地展现善城杭州“闲林之窗”。一是设计运营“专业化”。依托第三方专业团队,设计打造含丁丙纪念馆、慈善超市、公益直播间等近2000 平方米的慈善空间,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慈善。二是理念传承“时代化”。深挖“杭州善举联合体”的历史脉络和以丁丙先生为代表的儒商慈善精神内核,打造杭州首个慈善文献馆。创新设立慈善展示中心、公益孵化中心等载体,不断推动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变、生存型慈善向发展型慈善转变。三是呈现方式“数字化”。自建慈善数字仓,汇集国家、省、市、区、街道5 级慈善数据信息,展示浙江慈善十年发展成就缩影,汇聚民政、教科、文卫等领域的捐赠、帮扶数据,形成动态的慈善指数和公益排行榜单,聚合式呈现慈善事业各项指标和发展趋势,擦亮展现杭州善城大爱的“新窗口”。

二、凝心共建慈善机制,构筑向上向善“新慈场”

积极整合慈善机构、爱心企业等各界力量,探索共建“造血式”慈善机制。一是筑巢引凤聚资源。探索资源共享、活动联办等“善行共举”机制,吸引浙江传爱公益基金会、浙江绿城爱心教育基金会等6 家省级基金会迁址入驻,省社会组织总会等5 家机构联建挂牌,同时引入近20 家公益慈善组织展开合作。二是强化品牌抓项目。建设5+N 公益项目矩阵,链接方回春堂、绿城等有影响力的企业背景基金会,促成“方回春堂爱心茶亭”“九阳食育工坊”“木兰妈妈”等公益项目落地。三是多措并举激活力。定期开展专业人才培训,举办多元化主题公益活动,多方联合劝募共计2000 余件公益物资,直接参与活动的各类志愿者达200 多人次,直接受益超2000 人。

三、暖心传递慈善温度,引领人人慈善“新风尚”

以丁丙慈善基地为枢纽,辐射联动各级服务阵地和各类爱心主体,串珠成链、结链成网,造浓“人人可参与、人人乐参与”的全域慈善氛围。一是集成共享,打造人人向善实体阵地。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建成暖流之家、妇儿驿站等多个公益服务阵地,集成阅读、运动等多种功能,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二是创新形式,畅通人人行善媒介载体。闲林街道社区发展基金会与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合作设立“丁丙慈善基地发展专项基金”,联动商家定额捐赠每一笔消费,打造“每天微公益”主题老街,目前已覆盖街区30% 的爱心店铺。同时通过慈善超市一站式购物、义卖义拍等形式,打造人人参与的公益慈善小镇。三是校社联动,浓厚人人乐善社会氛围。探索校社联动共创模式,联合慈善组织、学校等,打造环保童行、爱心童掌柜等“向善教育”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公益活动37 场,联动机构15 家,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300 人次、服务时长累计近800 小时。未来,基地将持续实施慈善基地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做多培优慈善组织、孵化培育慈善项目、整合链接慈善资源、创新传承慈善文化,进一步擦亮“善城杭州”金名片,为“共建善城、最美杭州”建设贡献闲林力量。


责编:史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