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衣着朴素、为人低调,工作中认真严谨、耐心真诚,这是浙江省宁波市慈善义工许蓓在大家眼中的形象。许蓓是宁波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丫丫义工大队负责人,从事义工服务10余年,累计服务6万余人次,她多次被评为市、区两级优秀义工,2015年荣获“第四届宁波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志愿服务奖”,2022年荣获“海曙区最佳志愿者”称号,2023年荣获“第二届宁波市十大慈善义工”称号。
修脚需要勤学加苦练
许蓓与修脚义工结缘,得从2010年的一场手术说起。“人在病床上会比平时想得更多。”那年,许蓓做了一场手术,因为自己弯腰修脚十分困难,她想到了老人修脚肯定更加困难,于是萌生了为老人修脚的想法。许蓓说干就干,同年8月,她在苍水社区正式成立“蓓蓓工作室”,这也是当时宁波最早的一批慈善修脚义工团队。
工作室成立了,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前给自己修脚的时候觉得这事不难,只要细致点就好。但真的要为老人修脚,光是自己手头上的这些技术还远远不够。”许蓓表示,老年人的情况远比想象中的更加复杂。他们的指甲通常偏厚、偏硬,有的还有厚实的老茧、突出的鸡眼,甚至患有不同程度的甲病等,在修脚的过程中,还容易造成嵌甲、出血、甲沟炎等问题。
有问题就要想办法克服。2012年9月,宁波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开设了修脚技术培训学习课程,许蓓第一个报名,彼时已经50岁的她,是同期培训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授课老师心中最努力的那一个。勤学苦练,终有成果。2012年培训结束后,宁波市慈善总会义工分会丫丫义工大队成立,许蓓成为首批义工。2016年,许蓓又通过考核,拿到了高级修指师和养老护理员的证书。至此,她从一名满腔热情的义工逐渐成长为一名有专业技能的义工——她的修脚技能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成为老人口中经常念叨的“蓓蓓”,更成为同行眼中的“蓓蓓姐”。
让老人享受干净、体面的服务
“每次服务的时候,我剪完脚指甲,再帮他们洗个头,让他们从头到脚舒服一下,提一提精神。”许蓓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里的孤寡、高龄、卧床老人和残疾人,她每次服务完,老人都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服务对象满意了,我心里也开心。”讲起自己的服务故事,她还能说出一箩筐。她说,有些老人因为长期没有修脚的习惯,指甲又厚又硬,所以修脚前,她都会备好热毛巾和热水为老人泡脚,以软化足部角质,便于修剪趾甲。
从头到脚干干净净的,是中国人的习俗,也是许多临终老人及其家属的心愿。由于许蓓的服务对象中有许多是高龄老人,甚至是重病、残疾老人,为他们生前洗最后一次头发、剪最后一次指甲是绕不过的话题。许蓓表示,在服务中,她会特别关注老年人的身体、情绪变化。看到老人有异样的,她就去得勤一些。“年前我给社区里的蔡师傅洗了头、理了发、修了脚,年后老人就离世了。当时他的家人都挺感激的,能让老人干干净净、体体面面地走。”许蓓说。
服务特殊对象有耐心
沈琼燕一家是许蓓近期才接触的服务对象。1952年出生的沈琼燕和老伴李元敏曾是知青,一家子接连遭遇病痛,生活陷入困顿。2019年,沈琼燕因心脏补膜手术留下右边麻木的后遗症,一开始连话都说不了,经过康复治疗,终于可以开口说话,稍微移动几步。他们的儿子李亮鸿也在同年突发脑出血,做了颅脑手术,虽然挽回了生命,但也因此造成身体左侧偏瘫。母子两人都要依靠轮椅才能活动。近年来,李元敏在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出现了记忆力严重下降的情况,整个家庭几乎没有劳动力。
“一户多残,家里杯盘狼藉。”是许蓓对这户家庭的第一印象。在6月初的第一次上门服务中,当许蓓了解到“李元敏因记忆力严重衰退,拒绝别人靠近自己,已经好几年没有洗澡”“沈阿姨要坐在垫高的凳子上为家人烧饭做菜”“一家人已经半年没有吃过鱼”等情况的时候,她忍不住落下了眼泪。许蓓坦言,沈阿姨家庭遭遇了太多不幸,为他们服务要注重方式方法,更要有耐心。“我们计划近期再次入户,为沈阿姨一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扶。”
家人是背后的力量
今年62岁的许蓓,不仅是宁波修脚义工圈里的名人,也是宁波市第二医院的“热心志愿者”。2015年,许蓓正式成为该院志愿者团队的一员,定期到医院为前来就诊的患者提供引导、问询等服务。除了日常的义工服务工作,她还肩负着管理义工队伍、整理义工台账等众多事务性工作。
走在为老人修脚的路上,有时候累的不仅是身体。许蓓坦言,每个行业都一样,置身其中,难免会有质疑。“一路走来,有人不理解我为什么要挑个‘脏’活,去给老人修脚;有人说我是哗众取宠、爱出风头。我也哭过,想要放弃,但每次看到早早来到工作室等候修脚的老人们满怀期待的表情,我还是决定把这件事做下去。”她说,义工服务不会停,父亲是她服务路上的导师。“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平日里注重家风教育,我从父亲手中接过‘助人为乐’的接力棒感觉很自豪。”她表示,除了父亲,自己同样感谢家中的每一个人。
老人肯定、家人支持、团队配合……许蓓说,她发现,这条助人为乐的路越往下走,身边的同行者就越多,前面的路也越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