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义工获得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其他。”61岁的姚小民微笑着说。他是开化县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的一名修理工。他很期待今年年底的退休,因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公益。在当地,他还成立了开化民间慈善团体“阳光公益”,让更多的义工在这里实现价值。
昨天,由浙江省慈善总会、钱江晚报、浙江电视台钱江都市频道、浙江在线共同主办的浙江省第二届“十大杰出义工”评选颁奖仪式上,姚小民和夏育城、冯东、钱海军、王伟、平幼泉、戚月琴、李志美、朱存跃、王文均一起,被授予“十大杰出义工”的称号。
姚小民的公益之路,应该从10块钱和一件半长的毛领棉大衣说起。
1984年的冬天,一次聊天,一名女工友说到自己在衢州师范学院读书的表弟,因长期营养不良晕倒了。姚小民特意打听后才知道,小伙子的父亲病故,家里人又多,生活艰难。姚小民谁也没说,第二天就坐上客车去了小伙子家。“那个家里,真的很破很破,小伙子不在家,只有他母亲在。”姚小民掏出10块钱塞了过去。回到家,他翻出自己只穿了一个冬天的棉大衣,托女工友带给小伙子御寒。
那个时候姚小民一个月的工资是31.5元。做公益的事他没有告诉妻子,只是自己省吃俭用,就连食堂一毛钱一碗的豆腐汤也只打半碗。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抠”着,抠下来的工资,他会买点铅笔、书本,亲自送到附近学校的贫困孩子手上。
这些年,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做着“举手之劳”的小事,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我一个人,力量实在太弱了。”2013年,姚小民创建了开化县民间慈善团体“阳光公益”。经过三年,原本两个人的团队,壮大到400多人。
据统计,“阳光公益”先后帮助了1400多名学生、老人等。每年,姚小民还是坚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三分之一捐助给需要的人。“粗算起来,这么多年做慈善花的钱,应该能在开化买栋楼了。”
在回访中,他发现这些出身贫寒的孩子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为此,他和另外一位志愿者共同策划了“阳光心灵花园”免费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为孩子们化解心理问题。“我做这些没有想过回报,老人健康,孩子快乐,那我就很开心了。”姚小民说。
像姚小民这样的义工还有很多。他们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也许,一次善意的伸手,就能改变许多人的命运。他们,是这个社会里一道独特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