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玲芳、陈海英:赴广东省考察学习慈善工作心得体会
来源: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 发布时间:2024-09-12

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始终走在全国创新的前列。同样在推动城市慈善发展方面,广东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打造了更多“向上向善”公益标杆。

一、慈善建设有重点

为了更好地促进慈善事业有序发展,广州、佛山两地都十分重视体制机制建设,“机制先行”的概念随处可见。

2021年,广州市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为召集人的慈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慈善参与疫情防控的应急协调机制、食品捐赠快捷对接机制、慈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等。除此之外,广州率先出台慈善、社工及志愿服务等3部地方性法规,首次将“创建慈善之城”在地方性法规中予以确立,并且在立法、执法过程中的多项创新举措被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吸收。

 佛山市顺德区是全国最早制定慈善组织投资活动和物资捐赠管理团体标准的单位,目前有《慈善组织管理规范》《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指引》《慈善组织物资捐赠管理指南》《慈善组织财务管理指引》《慈善冠名基金管理指南》(制定中)《劝募员规范管理》(制定中)6大慈善标准为慈善事业健康长足发展保驾护航,得到中国慈善联合会及国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成功撬动政府、慈善、企业资金、资源的支持。

二、慈善募捐有支点

近年来,慈善募捐从线下向线上延伸,这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募捐逐渐成为撬动慈善募捐的新支点。  

广州市积极创新慈善参与方式,于2021年推出“广益联募”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该平台是民政部指定的首批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之一,设有“善捐”“善助”“善品”“善行”“善知”五大模块,涵盖慈善募捐、慈善救助、慈善义卖、慈善活动、慈善文化等领域,并创新慈善“玩法”,将慈善与消费、运动、艺术、文化等领域的各种慈善力量联结起来、融合发展,让慈善成为社会生活的链接器,打造成为影响全国的“集善地”和全民慈善的便易平台。

同年,佛山市顺德区慈善组织联合会推出“慈链公益”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并入选民政部指定的第三批全国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也是全国首个区级层面申报的平台。市民可通过微信、APP进入该平台,随时随地了解慈善项目动态、支持慈善事业,助力形成人人皆可慈善的氛围。

为了提高慈善组织的业务水平和办公效率,优化财务流程,有效防范和规避财务风险,实现慈善事业管理和服务透明化、规范化和高效化,顺德区慈善组织联合会于2022年上线顺德区慈善组织信息管理平台系统。该系统提供全过程业务管理、财务管理、培训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等系列服务,让慈善组织实现人、事、财、物一站式管理。

广州市慈善会成立于1994年,成立29年来,共筹集捐赠款物47.49亿元,支出40.35亿元,受益人数近千万人次,是广州地区规模最大、辐射最广、公信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枢纽型慈善组织。2023年,顺德区慈善组织总收入12.84亿元,慈善支出11.92亿元。

三、企业基金会有特点

广东省作为全国基金会最活跃的地方,基金会对社会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省和的慈善基金会由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先生及其家族创办,基金会定位为资助型、支持性的慈善组织,基于捐赠人纯粹、感恩、低调、务实的慈善理念,在全社会开展公益慈善项目资助,主要以“慈善信托+基金会”形式实施捐赠。至今,和的基金会已建立一个百亿资产规模的慈善体系,主要聚焦文化艺术、医养健康、社区发展等领域。

截至2023年,基金会立足养老、教育、文化、社区等不同领域需求,对外资助金额近29亿元,发起设立和园、德耆基金会、善耆家园、德胜社区基金会、顺德和创基金会、和泰中心等机构及顺德社区慈善信托、和园文化保育慈善信托等多支慈善信托,建立起强大的慈善系统,直接受益人数超百万人次。基金会设理事会、监事、秘书处、资助管理部、医养健康部、文化艺术部、财务管理部,具有灵活的运作机制、稳定的项目资金、丰富的品牌资源、多元的合作伙伴、充沛的人才支持等公益优势。基金会虽然起步较晚,但坚持守正创新,在运作模式、项目实践以及技术运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成果,对当地慈善生态、慈善事业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四、社区慈善有亮点

社区不仅是慈善的摇篮,也是慈善的落脚点,广东省社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优势无疑给社区慈善注入了活力。

广州市出台社区慈善发展行动方案及提升方案,全面构建“慈善、社工、志愿服务三融合”的社区慈善机制,服务网络向镇街、社区逐步延伸,全市(镇)街 100%设立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设立社区慈善基金 2267 个,筹集善款约 1.3 亿元,创建慈善空间 1106 个,其中“食物银行”慈善空间获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执法检查组点赞,服务群众超 14.9万人。

和的慈善基金会发起的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扎根佛山市顺德区,依托“慈善信托+社区基金会”的创新机制和4.92亿元慈善信托本金的保值增值收益,从社区问题和居民需求出发,通过开展“和美社区计划”,资助教育发展、社区照顾、社区营造、公益创新等4个领域的慈善项目。截至2023年12月,德胜社区基金会累计资助1000多个慈善项目,资助总额达1.68亿多元,慈善项目覆盖顺德84%的城市及农村社区,慈善项目资金规模居全国社区基金会之首。

除此之外,该社区基金会联动社区多元主体和慈善资源,积极搭建本土慈善资源网络与专业支持平台,探索形成富有活力的“德胜模式”,为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探索了新路。

五、慈善文化有看点

文化提升慈善事业的品质,实践积蓄慈善文化的底蕴,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广州市把创建慈善之城纳入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将慈善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例如,将每年9月定为 “羊城慈善月”,每年发布广州慈善榜,树立慈善榜样。另一方面,广州市将慈善纳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开展“读一本慈善读本、上一堂慈善文化课、做一件慈善事”活动,在广州市各大高校举办“校园善力量”慈善创意大赛,持续举办寻找“慈善家庭”系列活动,推进慈善理念深入家庭和市民。值得一提的是,慈善还成为了广州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一部分,开展“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座城”活动,设计广州善城标识,谱写广州慈善之歌,推出慈善刊物《善城》,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城市公益慈善品格和气质。

顺德慈善勇于创新,通过建设慈善实体、开展慈善活动等接地气的方式深入群众的生活,力求让慈善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让人人参与慈善。2023年,顺德区慈善慈善综合体启用,成为了本地市民慈善服务体验站。这一栋七层3847平方米的办公楼集慈善项目体验、慈善文化宣传、智慧社区养老、五社联动促进、慈善数据互联、慈善资源流通、协同办公为一体的集约型、共享型、创新型区域慈善生态枢纽,有效链接慈善资源、汇聚爱心,构建“10分钟慈善生活圈”,实现慈善从“看得见到摸着”的进阶式发展。

此次广东行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与思考,主要感受如下: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增加了发展社区慈善,《宁波慈善事业促进条例》修改中也增加了社区慈善的内容,下一步宁波如何推动社区慈善的发展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社区基金会是社区慈善的重要载体,也是慈善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宁波市社区基金会虽然实现了10个区(县、市)全覆盖,但在作用发挥上暂时尚无可圈可点之处,各慈善总会的社区专项基金主要是在基层发挥救助作用。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在整合社会资源,构建良性互动、协调互补的政社关系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政府和基金会合作。顺德区党委和政府陆续出台系列文件,培育社区慈善力量,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德胜社区基金会主动服务发展大局,与政府部门和村居组织紧密合作,开展社区需求调研,精心设计慈善项目,为政府购买项目配套资源,实现协同、辅助、补位和探索等功能。

2.聚焦服务对象和需求。佛山市民政局聚焦6.9万困难群众开展慈善服务,德胜社区基金会的“和美社区计划”成为政府购买服务之外稳定的社会资源,该计划以社区需求为导向,聚焦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不高、长者和精神障碍人士的社区照顾服务不足、社区人际关系疏远、社区参与度低等问题开展项目支持。

3.撬动和整合社会多元资源。德胜社区基金会通过开门举善、设立冠名基金等方式,搭建公益参与平台,积极链接整合企业、行业商协会、社区等慈善资源。通过联合资助模式,丰富公益资助体系,促进需求、项目与资源的有效对接。针对不同类型组织,采取不同支持方式:对初创公益组织、青年公益组织、社区内的自组织,采取小额资助的方式,同时支持公益人才成长,支持初创组织的发展;对专业机构,进行大额资助,培育其成为顺德公益行业的中坚力量;对平台型组织,则通过项目合作,资助其在顺德公益生态圈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今后,区县(市)慈善总会可以在如何加强与政府合作,联动本辖区基金会、平台型慈善组织,撬动当地政府、企业、学校、家庭等慈善资源,立足社区需求,挖掘慈善项目,打造区域品牌方面着力,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建设。


责编:史历